本文内容仅供教育和信息交流目的,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买卖建议或财务咨询。投资有风险,请读者独立研究并根据自身情况做出决策。
2025 年 6 月 30 日,在戛纳 ECC 大会上,身着白色西装的 Robinhood CEO Vlad Tenev 宣布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推出 Robinhood Chain,正式进军股票代币化领域。
这个消息瞬间引爆了华尔街。23 位分析师一致给出"买入"评级,平均目标价 83.57 美元。JP Morgan 更是直接将目标价从 70 美元上调至 125 美元,涨幅接近 80%。
这不是一次小打小闹的试水,而是一场真正的"降维打击"。
股票代币化并非新概念。早在 2018 年,项目 Haven(后更名为 Synthetix)就通过 ICO 筹集了 3000 万美元,成为股票代币化的鼻祖。当时,用户可以用虚拟货币购买特斯拉、苹果等股票的合成资产。
到了 Terra 生态时期,Mirror Protocol 将这一概念推向高潮。在巅峰时期,Mirror Protocol 的 TVL 超过 18 亿美元,提供 30 多只股票的代币化交易,包括 Amazon、Facebook、Google、特斯拉等明星股票。
2021 年 4 月 12 日,币安推出股票代币服务,用户可以购买低至 1% 的股票份额。随后 6 月 24 日,FTX 也推出了 55 只股票的交易服务。那时,Twitter 上到处都是在币安买特斯拉股票的截图,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24/7 交易、无手续费、小额购买——这些卖点极具吸引力。许多人认为,传统金融终于可以与 Crypto 融合了。
好景不长。仅仅三个月后,2021 年 7 月 16 日,币安宣布结束股票代币支持。德国金融监管局警告币安可能违反证券规则,意大利等多国监管机构也纷纷发出警告。
这次集体死亡异常惨烈:
当时的 Crypto 行业习惯"先做了再说"的野蛮生长模式。但一旦触及股票这类传统金融资产,监管立刻介入。欧盟国家在隐私保护和财产保护方面立法先进,但也因此对创新有强烈的扼杀能力。
早期股票代币化项目提供的只是"合成资产"——不是真正的股票,而是跟踪股价的代币。用户没有分红权、投票权等股东权益,买的只是"价格保险单"。
更糟糕的是价格偏差问题。Mirror Protocol 经常出现合成资产价格与真实股票价格偏差过大的情况,普通投资者深受其害。
这是最致命的问题。Crypto 原生用户对 RWA 没兴趣,数据对比触目惊心:
两头不到岸:Crypto 用户更愿意炒 MEME 币博取高倍收益,传统金融用户不知道链上还能买股票,即使知道也觉得这些是"山寨版股票"。
Robinhood 的不同之处:天时地利人和
美国已签署多个数字资产法案,欧盟 MiCA 法案为加密资产提供了相对明确的监管框架。瑞士的 DLT 法案也开始规定 DLT 资产。政策信号变化显示,稳定币法案展现了美国在数字资产领域的全球领导地位。
传统金融机构开始主动拥抱区块链和 ETF、高盛等大型金融机构纷纷提供 Crypto 服务。
现在的 Crypto 技术比三四年前成熟太多:
这是最关键的差异。Robinhood 拥有:
最新财报显示惊人增长:
传统美股交易成本包括:
对小额投资者来说,手续费可能比股票涨幅还高。
相比其他平台(如 Charles Schwab 期权每合约 0.65 美元,Fidelity 类似),Robinhood 费率最低,收入流最多元化。
Robinhood 作为成功的金融科技公司,用户体验远超所有加密项目:
这才是真正的用户友好——用户压根不知道自己在用区块链。
虽然 Robinhood 目前使用 USDG 作为稳定币,但很可能未来会推出自己的稳定币。原因如下:
Circle 仅管理 USDC 储备资产,利息收入就是巨大生意。按美国国债 4%+ 收益率,管理几百亿美元稳定币,光利息收入就足够养活一家大公司。
假设 Robinhood Chain TVL 达到 127.5 亿美元(5% 资产转移),按 Arbitrum 45% 稳定币占比,约有 64 亿美元稳定币。按 4.2% 收益率计算,年利息收入 2.69 亿美元,占 Robinhood 2024 年净收入的 9%!
这还是保守估计。如果真正实现大规模用户迁移,稳定币规模会更大。
拥有主要稳定币相当于拥有货币发行权,可以设计更灵活的激励机制:
有分析师认为,股票代币化会把交易者注意力从投机性山寨币转向有明确估值锚点的资产。理由包括:
替代效应:以前想要 24/7 交易、高杠杆全球访问,只能炒 Crypto。现在可以 24 小时交易苹果、Amazon 股票,还能加杠杆。
基本面分析:传统金融背景投资者知道如何分析苹果的 P/E 比、财报、现金流,但无法用同样方式分析山寨币。
从人性角度看,"卖预期"这件事不可能消失。Crypto 本身就是技术驱动的前沿事物,卖的是梦想和理想。上市公司卖的是未来预期,但两种预期不一样。
股票代币化可能会:
这实际上是好事:优质资产增多,劣币被驱逐,符合行业健康发展。
Fidelity 管理着 15 万亿美元资产,是 Robinhood 的近 60 倍。如果这种"old money"巨头下场,Robinhood 的"new money"优势可能不够看。
Robinhood 选择 Arbitrum,其他机构可能选择不同技术栈。这可能导致流动性分散问题——每个机构都有自己的代币化资产,分布在不同链上,不兼容。
Robinhood 的 Crypto 负责人明确表示:"我讨厌有 Tesla Kraken token 和 Tesla Robinhood token 的想法,这不是在创造更好的金融系统,而是在分割流动性。"
显然,Robinhood 有成为规则制定者的野心。
股票代币化从 2018 年 Synthetix 开始,经历了多次尝试和失败。Robinhood 这次入场的不同之处不在于技术多先进,而在于解决了根本问题:谁来用?用户在哪里?需求在哪里?
Robinhood 的现有规模和用户已经给出了答案。华尔街的关注和股价表现也显示了市场的普遍看好。
这可能是我们正在见证的另一个历史转折点:Crypto 从要替代传统金融,到传统金融来拥抱 Crypto 技术。对于 Crypto 从业者来说,这应该是兴奋的时刻——大规模应用说了这么多年,我们终于看见了曙光。
但不确定性仍然很强。RWA 的故事在今年终于看见了启航,但能航行多久?会不会在某个地方又沉了?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