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 ETF 走过的 10 年
2025-08-07 14:00
Cryptoria|说Web3和加密世界
2025-08-07 14:00
Cryptoria|说Web3和加密世界
2025-08-07 14:00
订阅此专栏
收藏此文章


2024 年 1 月 11 日,美国 SEC 批准了 11 只比特币现货 ETF,这一历史性时刻被誉为"加密货币的成人仪式"。从此,投资者不再需要直接购买比特币,而可以通过传统券商轻松交易比特币。


Grayscale 和贝莱德成为这场变革的两大主角。Grayscale 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从 2013 年的信托产品起步,虽然面临激烈竞争和资金流出,但凭借 1.5% 的管理费率仍在 2024 年收入 2.685 亿美元。而贝莱德作为"装备精良的正规军",仅用 11 个月就达到了 Grayscale 花 11 年积累的资产规模,展现了传统金融巨头的强大实力。




什么是 ETF?


ETF 的全称是 Exchange Traded Fund(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这个名字包含了三个核心概念:

  • 交易型:可以在证券交易所像股票一样自由买卖
  • 开放式:资金规模不固定,可根据需求发行新份额
  • 指数基金:被动追踪市场指数,如标普 500、黄金价格等


ETF 采用双重市场机制:

一级市场:只有大型投资机构(授权参与者 AP)可以参与
二级市场:散户投资者可以直接购买 ETF 份额


当 ETF 市场价格与其标的资产价值出现偏差时,授权参与者就会进行套利交易,这种机制确保了 ETF 价格与标的资产价格的趋同。


ETF 一级和二级市场机制 @香港国际黄金协会




比特币 ETF 的十年申请路


2013 年:第一次申请


当比特币还在 100 美元左右时,Winklevoss 兄弟(社交网络电影中起诉扎克伯格的双胞胎,也是 Gemini 交易所创始人)向 SEC 提交了第一份比特币 ETF 申请。


他们的想法很简单:创建一个直接持有比特币的信托基金,让投资者通过传统券商购买比特币敞口。


2017 年:首次被拒


SEC 以比特币市场"缺乏监管"和"存在欺诈或操纵行为的潜在担忧"为由,拒绝了这一申请。当时 SEC 认为加密市场就像"黑暗森林",不适合普通投资者。


十年被拒循环


从 2013 年到 2023 年,SEC 总共拒绝了超过 20 份比特币现货 ETF 申请,包括:

  • 2016 年:Grayscale 首次申请后撤回
  • 2019 年:Bitwise 申请后撤销
  • 2021 年:VanEck 被拒绝


2021 年转折:期货 ETF 获批


2021 年 10 月,SEC 批准了比特币期货 ETF,这成为重要转折点。现货 ETF 直接持有比特币,期货 ETF 持有的是合约,约定在未来某个时间以某个价格买卖比特币。


Grayscale 的法律胜利


2023 年 8 月 29 日美国哥伦比亚特区巡回上诉法院做出震撼华尔街的决定:SEC 拒绝 Grayscale 比特币 ETF 申请的决定是"任意且反复无常的"


法官 Naomi Reeve 在判决中指出:SEC 未能解释其对类似产品的不同处理方式。既然已经批准了比特币期货 ETF,为什么要拒绝现货 ETF?两种产品在监管角度上实质性相似。


@链捕手


这一判决让比特币价格应声上涨 7%,达到 28,000 美元。


2024 年 1 月 11 日:历史性批准


SEC 一次性批准了 11 只比特币现货 ETF,包括:贝莱德的 IBIT、Fidelity 的 FBTC、Grayscale 的 GBTC、ARK 21Shares 的 ARKB、Bitwise 的 BITB、VanEck 比特币信托、WisdomTree 比特币基金、Invesco Galaxy 比特币 ETF、Franklin 比特币 ETF、Valkyrie 比特币基金、Hashdex 比特币 ETF


首日交易量达到 46 亿美元,创下 ETF 首日交易纪录。


比特币 ETF 申请时间轴 @AiCoin




Grayscale -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Grayscale Bitcoin Trust (GBTC) 成立于 2013 年,是世界上第一个让传统投资者通过证券账户投资比特币的金融产品。



GBTC 采用封闭式信托结构:

  • 投资者可以买入份额,但不能直接赎回
  • 只能在二级市场卖给其他人
  • 收取 2.5% 高额的年度管理费


由于是唯一选择且无法直接赎回,GBTC 的市场价格经常出现极端偏差:

牛市时:相比比特币价格有 50% 溢价(比特币 100 元,GBTC 需要 150 元)
熊市时:相比比特币价格有 50% 折价(比特币 100 元,GBTC 只需 50 元)


@非小号


2024 年 1 月 11 日,GBTC 正式转换为 ETF,面临双重压力:

  1. 投资者获利了结:熊市期间以折价买入 GBTC 的投资者开始大量赎回
  2. 竞争对手出现:贝莱德和 Fidelity 的 ETF 管理费仅 0.25%,而 GBTC 仍收 1.5%


因此转换后出现资金大幅流出

  • 首日流出 4.84 亿美元
  • 单日最高流出 6.18 亿美元(2024 年 3 月 19 日)
  • 全年累计流出超 200 亿美元(占总资产一半以上)


面对危机,Grayscale 推出三项措施:

  1. 推出 Mini 信托:2024 年 7 月推出管理费仅 0.15% 的比特币 Mini 信托
  2. 支持期权交易:为投资者提供更多风险管理工具
  3. 降低管理费:从 2.5% 降至 1.5%


尽管资金大幅流出,GBTC 在 2024 年的收入仍达到 2.685 亿美元,超过其他 10 支美国现货比特币 ETF 的收入总和(2.18 亿美元)


为什么还有投资者愿意承受高费率?主要是四个考量

  • 税务考量:早期投资者账面收益巨大,卖出需缴纳高额资本利得税
  • 机构惯性:大型机构投资者决策调整缓慢
  • 品牌影响力:Grayscale 在比特币投资领域享有强劲品牌声誉
  • 托管安全:使用 Coinbase Custody,投资者对资金安全更有信心




贝莱德 - 装备精良的正规军


贝莱德是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管理资产达 10 万亿美元,相当于:

  • 美国 GDP 的一半
  • 德国、日本、印度三国 GDP 总和


@AcFun


在 ETF 领域,贝莱德旗下的 iShares 品牌管理着超过 3 万亿美元的 ETF 资产。


贝莱德向 SEC 提交过 576 次 ETF 申请,只有 1 次被拒(2014 年的非透明 ETF 申请)。比特币 ETF 申请一次就通过。

贝莱德的比特币 ETF (IBIT) 设计非常精细:

  • 低费率策略:0.25% 管理费
  • 用户友好:前 50 亿美元资产首年免费
  • 可靠托管:选择 Coinbase Custody
  • 权威定价:使用 CME CF 比特币参考利率
  • 充足流动性:选择 Goldman Sachs 和 JP Morgan 作为授权参与者


IBIT 仅用 11 个月就达到了 GBTC 花 11 年积累的资产规模

  • 首日表现:交易量 4.6 亿美元,净流入 1.33 亿美元
  • 首周突破:累计净流入超过 10 亿美元,创 ETF 历史纪录
  • 首月成就:资金规模 60 亿美元
  • 首季里程碑:突破 200 亿美元
  • 2024 全年:净流入 370 亿美元,收入 1.37 亿美元


贝莱德不仅推出产品,更是配合所有资源:

  1. 自我背书:旗下其他基金开始配置 IBIT

    • 战略收入机会基金持有 350 万美元 IBIT
    • 战略全球债券基金持有 48.5 万美元 IBIT
  2. 机构联盟

    • 高盛:2024 年底持有 20.5 亿美元比特币 ETF,其中 IBIT 占 13 亿美元
    • Morgan Stanley:成为首家允许财富顾问主动推销比特币 ETF 的银行,只推荐贝莱德和 Fidelity 两只产品
    • JP Morgan:接受比特币 ETF 作为贷款抵押品


截至 2025 年 8 月 5 日:

指标
Grayscale GBTC
贝莱德 IBIT
净资产
199.5 亿美元
747.8 亿美元
管理费率
1.5%
0.25%
成立时间
2013 年
2024 年

差距越来越明显,传统金融巨头展现出了降维打击的能力。




比特币 ETF 的十年征程,见证了加密货币从边缘走向主流的历程。从 Winklevoss 兄弟的首次尝试,到 Grayscale 的坚持不懈,再到贝莱德的正规军入场,这不仅是一个金融产品的诞生,更是整个行业成熟度的体现


如今,投资者再也不用担心私钥丢失、交易所跑路等技术风险,可以通过传统券商轻松交易比特币。正如当初朋友圈刷屏的那句话:


"从现在开始,我不再是一个破炒币的,我已经是华尔街的交易员。"


这场变革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它标志着传统金融与加密世界的深度融合,为更多创新金融产品的诞生铺平了道路。


对这场变革,你们又是怎么看的呢?不放在留言告诉我们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Cryptoria|说Web3和加密世界
数据请求中
查看更多

推荐专栏

数据请求中
在 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