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ble 用免费转账和简单体验引领 USDT 普及。
编译:白话区块链
这份报告由 Tiger Research 撰写,深入分析了以 USDT 为核心的区块链平台 Stable 的战略布局。Stable 致力于通过零 Gas 费的点对点 ( 点对点 ) 转账、1 秒内完成交易确认以及简化的用户体验,推动稳定币的大规模普及。
Stable 定位为稳定币市场的「特洛伊木马」,以 USDT 为核心,目标直指大规模普及。
它通过以下方式解决稳定币当前的主要痛点:
Stable 的战略是通过免费、流畅的转账体验吸引用户,逐步扩展到支付、去中心化金融 (DeFi) 服务以及与机构的合作,打造一个以 USDT 为核心的全球支付生态。
稳定币以一种低调的方式进入加密市场,宛如一匹「特洛伊木马」。最初,它们被视为降低价格波动的工具,但如今已成为加密生态系统的核心支柱。
以 USDT 为首的稳定币市场规模已超过 1500 亿美元,拥有超过 3.5 亿用户,其交易量甚至超越了 Visa。这不仅使稳定币成为加密资产的代表,更使其成为全球支付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稳定币在以下场景中扮演了「桥梁」角色:
市场行为的变化显而易见。过去,加密交易主要依赖 BTC/ETH 等波动性 Token 对,价格以比特币计价。如今,BTC/USDT、ETH/USDT 等稳定币交易对占据主导,DeFi 的收益也多以 USDT 计价。在东南亚和拉美等地区,USDT 甚至开始取代美元现金,用于日常支付。
稳定币已从最初的避险工具,演变为加密生态的「通用货币」。
尽管稳定币市场蓬勃发展,但其基础设施仍面临三大结构性挑战:
高昂且不可预测的交易费用
稳定币运行在多个区块链上,但网络拥堵时,Gas 费可能飙升。例如,转账 10 美元的 USDT 可能需要支付 20 美元的费用,这与稳定币作为日常支付工具的目标背道而驰。
交易确认时间过长
在以太坊上,稳定币转账可能需要数分钟甚至更久才能确认。对于需要实时结算的场景 ( 如在线支付或线下消费 ),这种延迟严重限制了应用场景。
复杂的用户体验
管理 Gas 费、钱包和私钥对普通用户而言仍然是个难题。相比 Paypal 等简单直观的支付工具,当前稳定币的使用体验对非技术用户不够友好。这些基础设施的局限性阻碍了稳定币的进一步普及。尽管在加密世界中,稳定币已成为默认资产,但在主流市场中,其日常实用性仍需大幅提升。
稳定币的「特洛伊木马」已成功渗透加密市场,接下来,它需要突破技术瓶颈,进军传统金融和主流支付领域。
与其再造一个新的稳定币,Stable 选择优化现有市场领导者——USDT 的生态。
Stable 不是通用的区块链,而是专为 USDT 打造的高速网络,旨在解决现有稳定币的三大痛点。
Stable 的三大核心目标:
这三者相辅相成:零 Gas 费降低使用门槛,快速确认提升实用性,简化的体验则吸引更广泛的用户群体。Stable 不仅是一个区块链,更是一个以 1600 亿美元 USDT 生态为核心的基础设施。
Stable 目前处于测试网阶段,正向主网发布迈进。其技术架构围绕以下核心功能设计,确保愿景落地。
Stable 网络支持两种 Token:
通过 EIP-7702 和账户抽象 (Account Abstraction),Stable 实现零 Gas 费的点对点转账。账户抽象将传统外部账户 (EOA,如 MetaMask) 和智能合约账户 (CA) 融合,让用户无需额外设置即可使用智能合约功能。例如,用户可直接用 USDT 支付 Gas 费,或通过「Paymaster」服务免除 Gas 费。
操作示例:
这种体验类似于 Paypal,用户无需手动计算或持有 GasToken,极大简化了操作。
Stable 采用 StableBFT 共识算法,每 0.7 秒生成一个区块,交易确认只需一次即可完成,避免了常见的「待确认」状态。此外,Stable 正在开发 Block-STM 并行处理技术,允许独立交易同时处理,提升网络效率,类似超市多开几个收银台以减少排队时间。
未来,Stable 计划升级至 Autobahn DAG 共识,支持多区块并行提议,内部测试已实现高达 20 万 TPS( 每秒交易量 )。这为实时支付场景奠定了基础。
Stable 兼容以太坊生态,用户可继续使用 MetaMask、Etherscan 等熟悉工具,但体验更优化:
此外,Stable 计划推出 Stable Name System,将复杂钱包地址替换为类似「ryan.stable」的易读名称,进一步提升用户友好性。
StableDB 数据库:通过内存优先的存储机制和内存映射文件 I/O 技术,显著降低数据写入延迟,提升交易处理速度。
Guaranteed Blockspace:为企业提供专用交易容量,确保高峰期也能稳定运行,类似高速公路的公交专用道。
Confidential Transfer:支持隐藏交易金额,同时满足反洗钱 (AML) 和了解客户 (KYC) 要求。
StableVM++ 引擎:将现有 Go 语言引擎升级为 C++,优化内存管理,预计性能提升 6 倍。
Stable 通过零 Gas 费、快速确认和简易体验吸引用户,类似「引流品」(loss-leader) 策略。一旦用户基础建立,其商业模式将通过以下场景扩展。
Stable 可通过 Guaranteed Blockspace 等高级服务,与企业合作,尤其在跨境支付领域。相比传统国际转账,Stable 能大幅降低成本和时间。例如,金融科技公司 ( 如 Wise) 可整合 Stable 的基础设施,提升客户体验,同时 Stable 通过交易量收费。
加密交易平台也可通过 Stable 优化 USDT 的存取款流程,吸引高频交易的机构客户。
零 Gas 费和高速交易将推动 DeFi 和链上服务普及。小额 DeFi 操作 ( 如 100 美元的流动性提供 ) 变得经济可行,吸引更多用户参与。此外,微支付场景 ( 如订阅内容、游戏内购或打赏 ) 将蓬勃发展。例如,向 YouTuber 打赏 1 美元或支付 0.1 美元阅读文章将成为可能。
随着交易量指数级增长,Stable 可通过智能合约执行费用实现盈利。
在东南亚和拉美,USDT 已用于部分线下支付。如果 Stable 解决费用和速度问题,线下支付场景将迅速扩展。例如,在越南用 USDT 买杯 2 美元的咖啡,或在菲律宾便利店购物,可能成为日常习惯。
Stable 可通过为商家提供支付终端、为消费者提供数字钱包,构建全球支付网络,收取小额交易费用。若央行数字货币 (CBDC) 推进缓慢,Stable 的便利性可能使其成为主流选择。
Stable 的策略清晰明了:以免费 USDT 转账和简单体验吸引用户,逐步构建以 USDT 为核心的支付生态。通过网络效应,用户和交易量将快速增长,类似亚马逊早期以低价书籍吸引客户,最终通过云服务和广告盈利。
免费转账只是「引流品」,真正的目标是成为 USDT 生态的枢纽,让所有交易流经 Stable。一旦网络效应形成,用户将难以离开,Stable 将稳固其市场地位。这正是新「特洛伊木马」的力量。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