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22 日,全球最大的 Web3 安全公司 CertiK 发布《Skynet 2025 年上半年稳定币全景报告》,围绕稳定币行业的市场表现、风险格局、监管进展与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梳理与深度分析。报告揭示了稳定币市场在快速扩张的同时,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安全与合规挑战。
报告指出,稳定币正加速融入主流金融体系。2025 年上半年,全球稳定币总供应量已突破 2,500 亿美元,月度结算量增长 43%,达 1.4 万亿美元。同时,随着传统金融机构和大型企业的采纳力度加大,稳定币的战略地位持续上升。伴随监管政策逐步落地,合规与安全风险日益受到关注,市场格局也呈现出加速分化的趋势。
报告显示,2025 年上半年稳定币市场持续扩张,供应总量达 2520 亿美元,月度结算量增长 43%。用户活跃度显著提升,持有地址总数突破 1.2 亿(截至 2024 年第三季度)。USDT 依然是持有者最广泛的稳定币,地址数量超过 580 万个,约为 USDC 的 2.6 倍。
报告基于 CertiK Skynet 稳定币评分框架,从「运营韧性」「治理能力」「代码安全」等六大维度,对多种主流稳定币进行了系统评估。USDT、USDC、PYUSD 与 RLUSD 在安全性、市场动态及合规适配方面表现突出,位列评分榜前列。其中,USDC 凭借 MiCA 牌照及成功上市,市值跃升至 610 亿美元,成为增长最快的主流稳定币;而 PayPal 发行的 PYUSD 则通过集成 Solana 网络、推出持币奖励计划,在短期内实现市值翻倍;RLUSD 凭借其在机构级应用场景中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自上线以来始终保持零安全事件,成功确立了自身市场定位。
2025 上半年,稳定币行业面临的风险形态正发生显著转变。整体加密市场共发生 344 起安全事件,累计损失高达 24.7 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其中,以 Bybit 私钥泄露为代表的运营失误成为主要损失来源,单一事件损失高达 15 亿美元。相比传统智能合约漏洞,攻击者正逐步将目标转向中心化平台的运营基础设施。
报告同时警示,稳定币正成为部分黑客洗钱的主要工具,如 TRON 等网络因其手续费低、流动性强的特点成为首选。虽然此类交易在总体交易量中占比下降,但绝对金额仍达数百亿美元,带来极大的合规风险。2025 年 3 月,Garantex 交易所被取缔,正是监管加强此类合规审查的标志性事件。
随着《STABLE 法案》《GENIUS 法案》在美国国会取得进展,以及欧盟 MiCA 法规全面落地,监管成为重塑稳定币格局的关键力量。合规压力促使市场分化加剧:拥有牌照与透明储备的机构级项目正在获得更高市场信任,而尚未完成合规的发行方则正逐步被主流交易平台边缘化。
此外,传统金融机构与大型企业也在上半年积极试点稳定币业务。法国兴业银行推出基于以太坊和 Solana 的美元稳定币「CoinVertible USD」,成为首家推出合规美元稳定币的大型银行;美国银行、桑坦德银行等机构也在推动相关项目开发,部分已进入监管审批阶段。
展望下半年,报告预测 RWA 支持型与收益型稳定币将成为创新主线,在年底前有望占据超过 3000 亿美元市场中的 8% 至 10%。RWA 支持型稳定币通过锚定国债等链下资产,与当前全球主要经济体推进稳定币合规化的监管趋势高度契合;而收益型稳定币则以其「链上版货币基金」的属性,正在吸引寻求稳健收益的投资者群体,尤其受到机构投资者与高净值用户的关注。
但此类模型在带来全新应用价值的同时,也引入了更为复杂的对手方风险与策略性风险。对此,报告强调,严谨的风险管理、透明的运营机制,以及积极主动的合规姿态,将成为稳定币项目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Skynet 稳定币评分框架」依托 Skynet 评分方法论,专为评估稳定币安全风险状况而构建,提供对稳定币稳定性与可信度的洞察,并最终生成可量化的安全评分,全面反映其整体安全态势。报告现已在 CertiK 微信公众号开放下载,更多稳定币安全评分及链上动态,可访问 Skynet 平台获取详尽信息。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